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

礦物的解理(Cleavage)


礦物的解理(Cleavage)

礦物晶體成長時,因為晶格排列具有一定的規則,因此可以找到一個或多個鍵結強度較弱的面。
礦物如受敲擊或外力作用,會先從這些弱面裂開,形成光滑而且重複出現的面,這個破裂面就稱為解理。
因為每種晶系都有不同的建構方式,導致每種礦物其解理的數目或解理的夾角都不同。利用這一特性我們可以獲得區分礦物的線索。這種特性不論是肉眼,或是顯微鏡中皆看得到。


一組解理的代表礦物為雲母





兩組解理的代表礦物為角閃石(兩組發育中等的解理面交角爲124°和56°
這是我研究所時期拍的標本照片,標本為東澳、粉鳥林漁港的角閃岩。



三組解理的代表礦物為方解石

當然還有更多組解理的礦物……

也有「幾乎沒有解理」(解理不發達)的礦物,像是石英,破裂時會變成貝殼狀的彎曲裂口。


也因此我們可以從解理來分辨礦物種類。

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

北海岸《差異侵蝕》(differential erosion)


差異侵蝕》(differential erosion)
當岩層受到侵蝕時,因為某些岩石的岩性較為堅硬,抵抗侵蝕能力較強;而某些岩石的岩性較軟,抵抗侵蝕能力較弱。造成其表面受侵蝕時卻有不同的結果。

北海岸的岩層多為砂岩與頁岩互層,由於砂岩的岩性較頁岩來的堅硬,經過風化或侵蝕之後,砂岩的岩層較為凸出,而頁岩的岩層則凹陷進去,有明顯的凹凸情形。








北海岸《豆腐岩》-節理(Joint)


《豆腐岩》
因節理而破裂,其後海水侵蝕加深、加寬破裂縫隙而成的格子狀的豆腐岩地形。

節理:
岩層受力擠壓而從岩石的弱面產生裂縫,稱為「節理」。
一般岩石受力破裂時會形成兩組不同方向的節理面;兩組節理面相交時,較小交角的平分線方向就是擠壓力的方向。
因此,地質學家依據野外岩石中的節理方向,可推測岩層曾受到哪個方向的擠壓。



特別的晚霞

















Posted by Picasa

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

國三理化-驗電器製作



驗電器(electroscope)是一種檢測物體是否帶電以及粗略估計帶電量大小的儀器。


最早是由吉爾伯特發明的靜電驗電器(versorium),是一種可以偵測物體是否的驗電器。當帶電物體接近金屬指針的尖端時,因為靜電感應,異性電荷會移動至指針的尖端,指針與帶電物體會互相吸引,從而使得指針轉向帶電物體。
但是接觸後造成接觸起電,使得指針帶同性電,所以驗電器會一直排斥帶電體。
但這時的驗電器因為帶電,所以也可拿來偵測其他帶電體是否帶同性電(相斥)或是異性電(相吸)。
此時的驗電器只能偵測是否帶電、或是同性異性電而已,又稱驗電標。

而後改良成驗電器,當帶電物體靠近驗電器頂端的導體時,瓶內的導體會發生靜電感應,使得電荷移動。
由於同種電荷相互排斥,末端的箔片將會分開,張成一定角度。根據兩箔片張開的角度大小可估計物體帶電量的大小。



以下是我做的驗電器:

材料:迴紋針 + COSTCO吃東西時剩下的鋁箔 + 隔絕氣流干擾的盒子


導體具有自由電子,如果再加上輕薄的金屬箔片,很容易因為發生靜電感應而互斥、張開。
 
 膠帶未靠近前,鋁箔閉合~
為什麼膠帶撕開後會很容易糾結,實際上就是因為靜電力。


膠帶接近,鋁箔就張開。


稍遠一點,張開角度就變小。

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

磁力與磁力線(Line of Magnetic Field)

鐵粉

鐵粉在還沒磁化前,就是一般的粉末狀,也不會排列或是聚集起來。

但是我們將磁鐵放下去後……


在用力的搖一搖、轉一轉、泡一下牛奶……?!
就會發現鐵粉被磁鐵吸住,而且形成特殊的造型!


所以把磁鐵異性及彼此靠近的話呢??

鐵粉就會在中間串起「愛的橋樑」


若是將同性及靠近的話……


則中間就不會有鐵粉……



最早因這個現象而提出磁力線的人是法拉第
他利用力線的觀念解釋超距力作用的原理:力線愈密,作用力也愈大。

「簡單的說,他認為力線這東西就是一條線,線上的力量大小是相同的。如果同一物體上的力線密度高,就相當於被好幾條線一起拉扯,受力就會大。」

因此磁場也可稱為磁力線密度。

圖片來源:http://magnet-therapy-24.blogspot.tw/2011/11/earths-magnetic-fields-and-how-it.html


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

筆電快跑,改SSD + 雙硬碟


筆電雖然輕便好用,方便攜帶。

但是效能不怎麼樣也是常有的事情~

在現在記憶體便宜,CPU時脈高不太上去,一直在增加核心數。
導致筆電的效能(或是說大多數的電腦)往往都是硬碟太慢,
所以為了讓我的筆電跑快一點~
就準備來換固態硬碟(以下稱SSD)啦!!

而原本的硬碟……
就用轉接的方式接在目前很少用的光碟機上,
讓NB有雙硬碟,光碟機則改成外接。


我用的是ezlink的SSD,120GB

外接盒跟光碟機轉3.5"硬碟則是:

FENVI JEYI通用型SATA第二顆硬碟托架轉接盒

USB光碟機外接盒/12.7mm或9.5mm



價格大概500就有

首先先把NB的硬碟機跟光碟機取出
光碟機有一個固定螺絲,在RAM的左側 


要拆之前,最好讓光碟機開啟,方便之後的作業
拆下後~
接著要把光碟機的面版拆下,
這裡算是比較難處理的地方,
最好準備多一兩把小一字起來撬……
第一處還算容易撬開~
 
第二處是在側面,相當的難撬開阿……(忘了拍圖)

接著把原本的硬碟裝入轉接盒中~
還有把光碟機的面版裝上轉接盒~

NB光碟機用的SATA端子更加的迷你!



SSD跟硬碟排排站~
 


最後再把東西組起來就完成了!

裝了以後開關機大約10秒左右,跑程式也快上許多囉。
有時間再來用跑分軟體來測……

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

好書推薦:看得到的化學




看得到的化學:
你一輩子都會用到的化學元素知識


The Elements:A Visual Exploration of Every Known Atom in the Universe
作者:西奧多.葛雷/著、尼克.曼恩、西奧多.葛雷/攝影
原文作者:Theodore Gray
譯者:吳瑤玲
出版社:大是文化
出版日期:2010年08月31日
ISBN:9789866526671







這本書主要是在講週期表中的各種元素,以及各元素的用途。
實際上人類的生活使用自然資源非常得多,但是往往都不知道這些資源哪來,甚至連生活上使用的東西都不太清楚他們是怎麼做的?是什麼做的?

這本書清楚的描述了元素的性質,以及元素的用途,是一本非常適合現在國二上學期接近期末考的同學們閱讀的一本書。也很適合小高一的同學們閱讀!




博客來也有賣~

看得到的化學:你一輩子都會用到的化學元素知識